
如何保證草莓果多果大、品質高
在草莓的生長后期,容易出現草莓果實整齊度不高,小果多的現象,嚴重影響草莓的產量,這也是廣大果農經常會遇到的難題,要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,需要綜合考慮,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:
一、施肥不當:施肥不當主要表現在偏施氮磷鉀肥,偏施氮肥導致草莓植株生長不良而早衰。都知道鉀是增色轉甜的關鍵因素,有時候為了高產,前期沖施大量的鉀肥,結果導致植株營養供應失衡,氮肥吸收量減少,植株莖稈纖細,葉片減小,植株長勢受到抑制,包括莖稈、葉片,導致植株后勁不足,從而很難出現大果。因此,在施用鉀肥的時候,一定要注意量和時間段的問題。偏施磷肥,磷肥一旦過量,植株呼吸作用過于強烈,生殖器官過早成熟,草莓提早開花結果,造成早衰;施磷過量還會導致對其他元素的吸收障礙,出現缺素癥。所以平衡施肥很重要,追肥要“少量多次”,從上棚至現蕾期每10天左右沖施一次“根正苗紅”,全面補充營養,增加根系吸收能力,開花前1周停止澆水,花后坐果期可以補充保花保果肥,可以使用保花保果專家—鈴丹,可以有效提高坐果率;生長中后期,可沖施“勁膨2000”補充所需鉀肥及硼鋅等微量養分,來滿足其營養需求,增甜著色,增加品質和產量。
二、棚溫管理不科學,植株營養生長過旺、呼吸消耗多,供應果實發育的營養不足,都易形成小果。一般可以把握適時通風調溫控濕,嚴防高溫、低溫和高濕的不良環境影響,盡可能把棚溫調至適宜,開花期白天 22~25℃、 夜間8~10℃,果實膨大期白天 20~24℃、夜間 6~10℃。
三、梳花梳果問題。由于草莓花很多,如果疏蕾、疏花不及時,多余的花發育、開放過程都會消耗過多養分;同時掛果太多,養分供給太分散,也易形成質次量多的小果。先摘除畸形花、高節位次級花,并摘除病葉、匍匐莖及過多老葉,以減少養分消耗、改善植株間通透性,促進花蕾發育、生長整齊。
除了以上所述問題之外,苗期種苗的選擇至關重要,由于大棚草莓苗需度過高溫炎熱干旱和多雷暴雨的夏季,多數種植戶難以培育優質壯苗,以致不少農戶的大棚草莓在植株開花結果時長勢仍偏弱,且生長不整齊,難以滿足大果發育的營養需要。
(整理/研發技術部)
[上一篇] 果樹凍害的防治措施
[下一篇] 為何小麥發黃連片死,該怎么辦?